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东北往事 | 东北人的饮食

东北往事 | 东北人的饮食

时间:2022-09-09 08:11:35

相关推荐

东北往事 | 东北人的饮食

声明

作者:吕明光简介I see原创成员,知名作者自由写作,文字还乡寻找生命和宇宙之间的隐秘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字数:4800阅读时长:9分钟

各地饮食,皆与当地的纬度和节气遥相呼应。东北亦不例外。放眼偌大中国,从入秋到春末,唯有这里可持续长达八个月的低温天气。长白山若是七月下了雪,人们也不觉稀奇。炎炎夏日,出山海关,即使烈日当头,滚烫动人,找一处树荫便觉凉风习习,瞬间解暑。关内的桑拿天与之不可同日而语,南国更有天壤之别。东北人饮食习惯的口重,多盐,多炖,甚至多辣,就在于气候的偏冷。俗话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东北的咸,从过去的东北人嗜酱这件事上可见一斑。正是这种地理的差异,才造成了南北饮食文化的迥异。尤其到了天寒地冻之日,不吃点咸,不吃点炖菜,人心总不免有些发慌。

东北菜的做法,多围着一个“炖”字。炖菜是大菜,号称东北菜中的重镇,是抵御漫长寒日的利器。所以,说是人间最温暖的炖菜也不为过。当一盘盘,不,应当是一盆盆热气飘荡的炖菜摆放在炕桌上,食客的魂魄马上就会被勾走,变成幸福的饕餮。若在冬天,因天天烧火,更是多做炖菜。先说的是如雷贯耳的小鸡炖蘑菇,这是东北人从小吃到大的一道菜。所谓“妈妈的味道”,第一个就会想到它。蘑菇不能是别的,必须得是榛蘑。东北人去外地,看东北菜馆是否合格,要一道小鸡炖蘑菇,看看是不是榛蘑就知道了。

小鸡炖蘑菇,必须得是榛蘑

排骨炖豆角。大快朵颐,连声称赞的是它。排骨,最好来自家养的笨猪。豆角是那种东北既肥且厚、新鲜娇绿的油豆角。别的豆角都欠肉头,口感欠佳。同理,判断这道东北菜正宗与否,就看豆角用得对不对。

排骨炖豆角,选用油豆角才地道

猪肉炖粉条。岁月情深,当仁不让的是它。粉条应是东北的那种土豆粉磨制的粗粉条。东北人独爱土豆粉。在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和炒酸菜粉等众多东北名菜里,只有放入土豆粉才是地道的。其它的,什么粉丝、宽粉放进去,都不对味。

猪肉炖粉条

猪大骨棒炖酸菜。热气升腾,香气四溢的是它。猪骨熬的酸菜汤,和白肉炖的各擅胜场。不喜肥肉的可以吃。酸菜是东北人自家腌的才好,袋装的味道令人失望。猪骨头炖好的酸菜汤,好喝极了。里面放入冻豆腐和血肠,更添几分精彩。

酸菜炖大骨头

以上都是有名的炖菜,令人心醉,每每赞不绝口,日思夜想。没名的也有,像土豆炖倭瓜,土豆炖茄子,均为两菜搭配,滋味上佳。倭瓜就是南瓜。再混搭一点,还有土豆倭瓜炖豆角,白菜猪肉炖粉条,白肉血肠炖酸菜,乃至乱炖。这些看起来豪放粗犷的炖菜,讲究菜量的丰盛和味道的香美,不流于外在的形式,有着一种朴素浓烈的生命表达。切记三点:最好是荤油,要用大铁锅来炖,底下烧的是柴火。不是柴火,熬得不香。

土豆炖倭瓜(南瓜)

咸的食物,除了大酱,就是小咸菜。往昔的艰苦岁月,东北人顿顿饭都少不了小咸菜。今日人们温饱无忧,却也舍不得丢掉廉价的咸菜。虽是小菜,四季皆宜。这些咸菜有:糖积蒜,蒜茄子,地环,酱黄瓜,酱榛蘑,用酱油泡好的葱叶,把大豆腐加上盐粒晒成的豆腐干,等等。还有更多酱缸、坛子里腌的蔬菜。还可以做酱小土豆咸菜,做好后可储存起来慢慢吃。夹一筷子小咸菜,就能扒拉一碗白嫩热乎的大米饭。

酱土豆,选择小土豆才可以

除了咸,这里的人也吃酸和辣。整整一冬的酸菜可不是白说的。无论炖、炒还是烤,酸菜都是猪肉最好的伙伴。至于辣,蘸酱生吃小辣椒,以及或炒或蒸的辣椒酱,这又咸又辣的香,让人无法拒绝。

说到辣,说一道有名的下饭菜,尖椒干豆腐,这是任何一家东北菜馆都会写到菜谱上的家常名菜。干豆腐,外地有“豆皮”“千张”的叫法。但在东北人眼中,干豆腐一定是家乡的好。特别是吉林榆树的干豆腐,香嫩劲道,口感爽滑,堪称一绝。东北盛产大豆。东北人离开东北,总觉外地的豆制品欠佳。一是因为黄豆,二是因为水。吃了外地的豆腐,只会加重思乡病。此菜做法简单。原料就是尖椒、干豆腐和猪瘦肉丝。先以葱、姜和蒜爆锅,再先后放入瘦肉丝、切成“菱形”或“条形”的干豆腐,翻炒几下,放入水或骨汤,加盖炖几分钟。大火到小火,依次来。炖好后,放盐及少量糖,再放入切好的尖椒,继续翻炒。最后用水淀粉勾芡。撒点味精,盛盘,出锅。此菜香辣扑鼻,味道可口,余香醇厚,既下酒又下饭,有大口咀嚼的快感。不加肉的话,就是一道美味的素菜。去东北,不能不吃这道菜,因为只有东北的尖椒干豆腐才有其本地水土的精髓和神韵。罢了罢了,好吃,绝妙!一盘尖椒干豆腐摆在眼前,我能干掉三五碗大米饭。面对它,我有一个不争气的胃。

东北名菜:尖椒干豆腐

在东北,朝鲜族人是极喜欢吃辣的。他们不仅自制辣酱,还有辣白菜、苏子叶、桔梗等抹上辣椒做成的泡菜。不妨说,朝族人无辣不欢。说到朝鲜族,这里说一道甜辣兼有的名吃,朝族大冷面。东北人的主食大部分时间都是大米,其次是饺子,吃面的时候并不多。不过朝鲜族的冷面倒是颇受所有东北人欢迎。冷面的原材料,可以使用咖啡色的荞麦面,或者是白色的普通小麦面。想吃之前,把它放入凉水泡软,再烧水煮熟。然后准备冷面汤。一盆冰水,加醋,酱油,别太多。当然,盐,糖,味精,少许姜末、蒜末都要有。如果加入切成片的东北特产的苹果梨,会更有感觉。没有的话,可用西红柿代替。一盆调好的汤汁,口味应是酸甜清爽的。大夏天吃完冷面,最后喝点汤,绝对是个好主意。冬天则有热汤冷面。除了冷面汤,冷面里还有几种重要的拌料。第一是泡菜,也就是辣白菜,又脆又辣,还带点甜。第二是辣酱。第三是几片酱牛肉。第四是半个煮熟的鸡蛋。先放冷面,再放汤,最后放这几样,撒点香菜、黄瓜丝。依照个人口味,再放点辣酱。吃下去,长长的冷面条是滑溜的,柔韧的,营养丰富,筋道,有嚼头。末了,喝上两口冷汤,里面的那种辣、咸和微甜混合而成的鲜,余味悠长,顺滑凉爽,沁人心脾。

朝族大冷面

生吃蔬菜,也是东北的特色。闯关东的后人同样离不开大葱。不同的是,煎饼卷大葱的“煎饼”换成了“干豆腐”。此外,大丰收、东北大拉皮都是当地有名的凉菜。这里说一种半生吃的“饭包”。它是一道素菜。取一片大菜叶。白菜或生菜叶皆可。土豆压成泥,和蒸熟的米饭、葱花、香菜一起用菜叶包好。对了,别忘了放入用鸡蛋和豆瓣酱炒成的鸡蛋酱,或者只用豆瓣酱即可。也有人加入花生、辣椒和更多青菜,全凭个人喜好。包好了,咬上一口,格外满足。没错,这就是一顿饭了。再来上一瓶俄语里名曰“格瓦斯”的面包汽水,边喝边造,“造”在东北方言里就是“吃”的意思。过瘾!

东北饭包

说到生吃,不能不说木耳。这是东北有名的特产,肥硕远非外地的木耳可比。据说新鲜的黑木耳含有一种叫做卟啉的物质,所以要吃经过阳光暴晒的干木耳,因为这样就会分解大部分的毒素。食用前,经过浸泡,剩余的也会溶解于水。黑木耳营养丰富,作为食用菌的一种,它有着良好的清滑作用。除了炒菜,泡好的东北木耳,蘸着辣根吃是不错的。此辣根,就是芥末,一点就足够,再倒入一点酱油,直接蘸着吃。若嫌费事,就加入香菜直接一次拌成凉菜,便是一盘佳肴了。这道小菜辛辣猛烈,淋漓尽致,颇为可食。

辣根木耳

上面说东北菜的口味,可用“浓墨重彩”来形容,但还是有甜食的。否则全国人民也就吃不到萨其马了。寻常百姓家里,本地特产江米条、朝族打糕也是常吃的。或是自家做的“豆面卷子”,这是一种传统满族食品,也叫“豆面饽饽”。先把糯米面和好,捏成窝头的形状,蒸熟成团。同时把黄豆面炒熟。然后把糯米面团铺在黄豆面上,用擀面杖擀成一张面饼,撒点糖,卷起来。最后,用刀切段,大功告成。吞入口中,又糯又软,甜入心头,只觉童年生活如此美妙。如果把糖变成红豆冰糖馅,那就是同样属于满族风味的“驴打滚”了。看起来,驴打滚就是高端一点的豆面卷子。

豆面卷子,东北人小时候的甜食

除了冷面、驴打滚,东北菜里还有一些小吃。比如馇条,这是用苞米面做的面条。东北种玉米是最多的,怎能少了这道吃食。煮熟后,直接拌入炒好的肉卤,极为可口。或炒面,或加入骨汤,成为汤面,亦可。

馇条

吉林市的煎粉大概是只流行于此地的一道小吃。去天津、烟台也能见到,不过平时并没有人吃。这是闯关东的人从山东带过来的,也就是山东人口中的“焖子”。只是关内多用绿豆粉。因其酸辣口味,说它为女性小吃似乎更为恰当。在吉林市河南街,有一“老太太煎粉”尤其出名。煎粉的制法,是由加了少量明矾的地瓜粉和土豆粉混合而成。呈现出青白色的大块状。拿刀一切,切成若干小块,倒入加了油的平底锅里来回地煎。煎到有些糊状,起嘎了,方可出锅。放入碗内,再倒入用开水稀释的芝麻酱汤、蒜末儿、精盐、醋,香菜、辣椒末或辣椒油等佐料。具体加多少,完全依照个人能接受的酸辣口味而定。另外,在吉林乌拉,煎粉往往要配着茶蛋吃。

煎粉

还有一些有名的东北菜。不是炖,也非生吃,而是炸,或者㸆,这里暂且说几道下馆子常吃的美味。

锅包肉。这道东北传统名菜有着名厨佳作的贵族身份。据记载,20世纪初,从北京恭亲王府的厨房里学艺出师的辽宁旗人郑兴文,关闭了自己在东华门大街经营不善的“真味居”餐馆,一路北上到了哈尔滨的衙门里当上了官厨。由于当年到官府赴宴的俄国客人比较多,为了迎合他们偏好酸甜的口味,郑兴文把之前咸鲜口味的“焦烧肉块”改成了酸甜口味的“锅爆肉”。俄国人发音不准,时间一长,就成了“锅包肉”。它并非家常菜,做这道菜,要施以大油,火候掌握也要准,所以对厨师的手艺要求很高。不过,要是到了东北,随便去路边一家小餐馆,都会做得很地道。它的原料为猪里脊肉。白糖和醋必不可少。首先把切好的一片片猪肉用精盐、料酒喂一下后,再把用水淀粉和少许油搅拌的黏糊状东西包在猪肉上面,把瘦肉片地投入油锅,炸到外酥里嫩时捞出待用。油温不同时,要炸上两次方可。其次就是调汁,用酱油、白糖、醋、味精、鲜汤和水淀粉调和而成。最后,炒姜丝、葱丝、萝卜丝,放入之前捞出的肉片,浇上调好的汁,翻炒几下,出锅装盘,撒点香菜就成了。炒完后,菜色金黄,望去食欲大振,咬一口下去,外酥里嫩,又酸又甜,老少皆宜,男女通杀。

锅包肉

溜肉段。这道菜有些像“锅包肉”,但又不同。主要食材也是猪里脊肉,不同的是切成条状,另外还有青椒。做法要简单一些,但同样需油炸两次。这道菜咸香下饭,外面焦酥,但又不像锅包肉那么脆。内里柔嫩,吃起来感觉相对偏软一些。

溜肉段

地三鲜。东北菜的传统力作。所谓“三鲜”,并非鱼虾,而是三种地里最为普通的新鲜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虽为素菜,却要过油。家里随时可以做,青椒的绿、茄子的紫和土豆的金黄,视觉上也很养眼。吃起来,主要是茄子油汪汪的口感占了上风,土豆可果腹,青椒似乎是为茄子解腻的。这道菜很下饭,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体重。

地三鲜

铁锅㸆大鹅。把“㸆”换成“炖”,或“焖”,后两种做法简单许多,自家多吃。㸆的话,饭店做得多。需要先炒,再炖,再过油炸,才算完事。鹅肉相对珍贵,平时很少吃。这道菜也讲究大铁锅和柴火缺一不可,否则会让人大呼遗憾。

东北人自家多吃“铁锅焖大鹅”

东北菜还有很多,难以一一说尽。烧茄子、酸菜炒粉条、溜肥肠、拔丝地瓜、酱骨头、满族酸菜火锅,朝族菜,火盆烤肉,以及更多。老百姓皆喜闻乐见。打开地图,在东北这个巨大的马蹄形地域之中,历史复杂,民族众多,从俄国人给哈尔滨带来的西餐,吉林的狗肉馆,到大连渔民的海鲜,还有几天几夜的谈资。说来说去,东北菜注重色香味的俱全,不破坏食材本味,火候又足,炖得热烈,口感分明。尤其菜量惊人,实在让所有菜系在“分量”这一点上望而却步,甘拜下风。

东北酱骨头

它的好吃,便是味浓。“浓”到深处,便叫人欲罢不能。看起来“不甚讲究”,但要说到它的普及,却可轻易征服全国大部分人的胃口。君不见全国都有饺子,却唯独只有东北饺子馆开遍大江南北。另外,东北的烧烤更是闻名遐迩,并且黑吉辽各有千秋。不过,我走遍华北、中原、湘鄂、江南和两广,发现出了山海关,就吃不到正宗的东北菜了。想来其它菜系的思乡客,和我的感觉必定也是一样的。那么,就去山海关外吃东北菜。冬天无疑是最好的季节。大雪纷飞之日,去张广才岭的森林里,路经一个小镇,寻一家小饭馆,坐在靠窗的桌子上喝杯小酒,烤着火盆,吃着面前摆的几大盆东北炖菜,人生缱绻几何,如此雪国美景,若逢美食,不亦快哉!

这是I see推送的第170篇文章

公众号I see原创作者团队

本公众号开通于10月31日,作者多来自天涯社区闲闲书话论坛,欢迎新朋友加入,并请不吝赐稿。毕明迩|尉迟长征|关不羽|江湖夜雨|林泠烟|吕明光|闽北修竹|塞林格格|刘勃|商角徵羽|方连辛|林黑|ernie|最佳传球|辛泊平|湖北青蛙|三木|东风霹雳|清扬|深圳一石|王立|小钗横戴|买超|兰小花|江南有紫衣|夜何其|千江有月|汪晓欣|陈众慕|Cliff|jinghua|霍乱 |季米|面冷心热|周苇杭|兴兴 |从耳 | 愚人……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即可阅读。

下图书生有话说

扫一扫,扫一扫

我们都是扫地僧

如果觉得《东北往事 | 东北人的饮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