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正常吗?别担心 这样的孩子会更“聪明”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正常吗?别担心 这样的孩子会更“聪明”

时间:2021-12-20 10:32:38

相关推荐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正常吗?别担心 这样的孩子会更“聪明”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逢周末都是我难得清闲的时间,也是陪我女儿的美好时光。今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去超市买菜回来准备做我女儿喜欢的饭菜,当我在客厅挑菜叶的时候突然听讲了一旁的女儿悠悠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静悄悄地在一旁仔细观察她,发现她对着一堆玩具在自言自语地聊天"明明,我们今天吃什么呀?""小鸡,小鸡我们一起去玩耍吧!""宝宝,好乖呀" ……我发现她自言自言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我们平时日常生活聊天的内容。

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自言自语"呢?

"假象同伴"的存在有一部挺有名的动画片叫《头脑特工队》,不知道有多少读者朋友看过呢。这

部动画片讲述了小女孩莱莉因为爸爸的工作变动而举家搬迁至旧金山,正当她准备适应新环境时,莱莉脑中控制欢乐与忧伤的两位脑内大臣乐乐与忧忧迷失在茫茫脑海中,大脑总部只剩下掌管愤怒、害怕与厌恶的三位干部负责,导致本来乐观的莱莉变成愤世忌俗少女。乐乐与忧忧必须要尽快在复杂的脑中世界回到大脑总部,让莱莉重拾原本快乐正常的情绪。

该片里面有一个奇怪的生物叫"冰棒(Bing Bong)",他长着大象的头,和熊一样的身体,有着像狸猫一样的尾巴。这个奇怪的生物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他只住在小女孩莱莉道头脑里,是莱莉小时候想象出来的玩伴。其实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这是小孩子在儿童时期玩游戏的时候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把它称之为"假象同伴"。

这种现象究竟有多常见呢?相信通过一组数据的介绍大家就可以一目了然啦。耶鲁大学医学院的杰尔姆·辛格教授做过有关"假象同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65%的孩子存在这一现象,换句话说,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拥有假想同伴。

大部分孩子从两三岁起就会产生"假想同伴",有的孩子甚至1岁半时就有了"假想同伴"。而且不仅学龄前孩子拥有"假想同伴",杰尔姆辛格及其相关研究人员还发现,小学生和中学生也有"假想同伴",甚至高中生有时候也承认自己有"假想同伴"。然而大多数孩子成年后都会忘记自己儿时的"假想同伴"。我们前面谈到的动画片《头脑特工队》里,在莱莉12岁时,她几乎已经把她儿时的玩伴----冰棒遗忘了。

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其实自言自言行为最常见于2-3岁宝宝当中,因为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宝宝们的语言能力正在飞速发展着。这个时候他们渴望把心里想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的这种心理就跟我们在得知了一件天大的喜事后会情不自禁的想马上告诉他人,在心里藏不住一样。

宝宝们需要把他们学到的东西,心里想说的东西都说出来。这也就是他们喜欢自言自语的原因之一。并且,我们应该了解的是,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宝宝思维方式存在有"泛灵"的色彩。他们会认为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无论是玩具车还是布娃娃亦或者是小茶杯,因此在宝宝的世界中他们并不是在"自言自语",是有人在陪他们聊天的。

是社会经验积累的体现通过留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上过幼儿园的宝宝,或者是经常和小伙伴玩耍的宝宝,自言自言的现象会比其他一直待在家里的宝宝更多。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宝宝的自言自语现象其实是他们社会经验积累的一种体现。

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最富社会性的孩子自言自语最多,聪明的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时比其他孩子更早出现自言自语现象。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自言自语的孩子可能会更聪明。

大部分读者朋友看到这里后,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一般在我们大部分中国家长看来,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对着空气在手舞足蹈、自言自语,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宝宝是不是在精神方面有什么问题,甚至还会自责,自己忙于工作,缺少陪伴孩子的时间,让孩子产生深深的孤独感。但是,如果宝宝其他一切都正常的话,作为父母的我们大可不用为宝宝的自言自语现象而担忧。因为能假想出一个同伴来的孩子,他的社会化程度反而更高。同时,我们也应该留心观察,如果发现宝宝除了自言自语外,从不跟周围人说话接触,整天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就有必要到医院进行一定的检查了

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玛乔丽·泰勒的调查研究发现,拥有假想同伴

的孩子会更加懂得人心,也就是说,他们更善于猜测别人的心思、感受和行为,这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心理理论。

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自言自语"现象,使其变聪明呢?

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言语思维的锻炼有助于形成更高层次的心理理论。在宝宝18-26个月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比如孩子意识到自己有新玩具就会开心;吃零食就会兴奋等。

这时候我们可以多教宝宝一些描述情绪的感官词语,比如"开心"、"高兴"、"快乐"、"伤心"、"难过"等,同时也要教他们一些表达愿望的词语,比如"想要"、"渴望"、"喜欢"、"需要"等。

当宝宝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绪,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就能更好地融入社交环境中了。

经常一起玩假装游戏我一直的育儿观念就是多多鼓励女儿玩游戏,我觉得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经常性的玩一些假装游戏,比如,角色扮演,假装上课,完过家家等游戏。在今天我就陪女儿悠悠忘了一场角色扮演的游戏。

其实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模拟复杂的社交环境,进行人为地制造社交冲突,让孩子有更多的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的有机会。

有些家长朋友可能会担心如果给孩子玩太多的假装游戏他们会当真,其实对于这一点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已经有研究者表示,孩子对于什么是真实的,哪些是现象出来的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宝宝正常的自言自语现象我们不必过分的担心,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对于宝宝的"假象同伴"我们不要进行过多的干预,而应该懂得呵护宝宝的假想同伴就是呵护宝宝宝贵的童年。特别是,当我们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宝宝的时候,假象同伴就是他们最亲密的玩伴。对于孩子来说,有自己的假象同伴陪伴的日子是不孤独的,是有朋友陪伴的日子,虽然他们可能会被遗忘,或沉入了潜意识里,但能给予孩子无形的力量,有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且可以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

我是小C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如果觉得《孩子喜欢“自言自语”正常吗?别担心 这样的孩子会更“聪明”》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