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大乘止观法门讲义(七):第一止观依止(五)

大乘止观法门讲义(七):第一止观依止(五)

时间:2018-10-15 04:58:06

相关推荐

大乘止观法门讲义(七):第一止观依止(五)

二种如来藏

次明第三二种如来藏以辨体状者。

关于如来藏缘起,空不空义。咱们稍稍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此为本论的缘起说核心故。空不空、如来藏,都是基于体用关系。体用关系有二类:净用和体;染用和体。净用故,全体即大用;大用即全体;体用不二。现惟一据点。此时名空不空如来藏。也就是第九识,分根本和后得义。根本者,一切种性之大空本体;后得者,一切种子之惟一据点,普摄十法界之惟一真法界。依空不空如来藏,随顺众生,而有清净第八识。此根本第八识义,为诸佛大悲弘愿之所流现者,为诸佛与诸佛之间的别义。依此根本第八识,建立受用应化及诸等流身。此属于真如门事。体用二分诸态,因有染用故,而有体用之二分。这里根据本体和有情心关系,分了四类。咱们从浅入深分别说说。第一类是大空本体+阿赖耶识。也就是法性完全未显,只依真实心体之投影,也就是真如随缘之法相而建立个体心。此个体心是无明所立在相用上的心相,是妄心。这是如来藏缘起的前行。这种状态严格的说,没有真体,真实法性不相应故;故所谓大空体其实是似本体,而所证之心,也不是真心,是似心。亦称妄心。第二类,法界性流现,也就是真实法性初显。此时大空本体(法界性)+阿赖耶识(如来藏)+前六识。此时有法界性流现故,得了真实本体,所谓大空本体。也就是在归源的过程中,子时无明从用归体,破了一分无明。但从体起用时,还是归于染性边事,未建立真正的法性之妙用,未发明真实据点。所建立的有情心,依然是无明妄心。这是第二类状态。就如来藏缘起而言,此属于与空如来藏相应,而不空如来藏未显。也就是真实意义上的如来藏还未显。第三类,大空本体+如来藏+第八识+前六识。此时据点显现,第八识之真实来源,追溯到了最深层本源。依此本源建立了:大空本体+如来藏第八识+前六识结构。也就是大空本体+据点+前六识结构。注意此时的据点,是有真实法性作为支持的。在此之前,第八识的种子,主要是经验种子;而此时的第八识种子有本有义,依如来藏而有第八识,如来藏内含一切种性,依此一切种性有一切种子。第八识的来源问题归到了如来藏。是依如来藏缘起。是如来藏缘起之正义。这里有二种看法;一是摄第八识归于如来藏,建立大空本体+如来藏+前六识,第八识或摄入如来藏;二是本体(如实空如实不空,大空本体+如来藏)+第八识+前六识。佛典经常有如来藏阿赖耶识并称之语,说的便是如来藏缘起中如来藏和阿赖耶识难解难分的关系。这里关系,很难说。就法性之寂灭而言 ,归于本体;就法性之妙用而言,归于种子本有义。如来藏在有为无为之间,在体用之间。这个之间,正是如来藏缘起妙义所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体用交融。体用交融故,如来藏不如第八识和大空本体那么来分殊。法界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的开合,因此也成为为缘起说的难点所在。值得补充说明一点,这个问题在惟识学,并非如同后来不了义惟识学人所认为的,完全排斥如来藏缘起说。其实如来藏缘起说的要义,其实都包含在阿赖耶识的种子来源这个核心问题上了。最后一类,空不空如来藏,也就是如来藏内功德开发圆满,自如来藏开出的诸法归于自据点,圆满之时。此据点成惟一据点。十法界归于惟一法界。此惟一法界与本体,交融。这在因地,为密法离因缘所生法而圆满之修持,这便是从染用转入净用之状态。也就是诸佛净用随顺众生之状态。也是如来藏缘起,更深一层,转入七大缘起者。好了。这里有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说的是大空本体+如来藏(也摄大空本体+法界性);空不空如来藏之二类状态。注意大空本体+如来藏,大空本体+法界性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是前者已经明确建立起了第八识的来源,归于如来藏。是站得住的真如缘起说。而后者,往往有赖耶为因,真如非因,只是为依。真如为因,是一一对应之种性在。而真如为依,便没有一一对应之种性,只是无差别之法性。还有一点,大空本体如来藏 因无明而有第八识;大空本体+如来藏(阿赖耶识),这二者也有微细不同。后者,如来藏类清净第八识,或者说如来藏就摄归第八识了。此时或单言第八识,或单言如来藏。真如不变和真如随缘,真如随缘建立清净如来藏。如来藏有染而成阿赖耶识。这之间,便是惟识学中立不立第九识的争议所在。前者自然立了第九识。后者便不立了。立与不立之间,涉及到真如如何不变如何随缘,涉及到如来藏之空不空义,体用无为有为义,体用交融义,涉及一种子来源问题。在整理各大宗派的教理时,我们需要顺着他们的立场,看看他们是怎样处理这里的种种问题的。这张图很重要,对于我们理清楚,天台、华严、惟识新义、旧义之间种种不同,大有帮助。

空如来藏

初明空如来藏。何故名为空耶。以此心性虽复缘起建立生死涅槃违顺等法。而复心体平等,妙绝染净之相非直心体,自性平等所起。染净等法亦复性自非有。如以巾望兔。兔体是无。但加以幻力故似兔现。所现之兔。有即非有。心亦如是。但以染净二业幻力所熏故。似染似净二法现也。若以心望彼二法。法即非有。是故经言。流转即生死。不转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又复经言。五阴如幻。乃至大般涅槃如幻。若有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彼如幻。又复经言。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此等经文皆据心体平等。以泯染净二用。心性既寂。是故心体空净以是因缘名此心体为空如来藏。非谓空无心体也。(大空本体义)关于空如来藏。先说浅义,最后一句名此心体为空如来藏,非谓空无心体。不是无体,是此体二性皆寂,平等平等,而以空名之。以七大缘起义言之。有空大、地大、风大、火大、水大。此五大皆是性。性便是有。故五大皆是大有义。故就是此而言,此空大摄归大有之义。故七大缘起依此成立,一切法本有义。虽然如此,风大火大水大以地空二大为质;而地空二大,地大又以空大为本。最后,空大为四大之本。以四大为本故,四大皆空。如如然融为一,正如诸色充满,成为白色。一切法圆满融合,如同一张白纸。认此义故,立大空本体义。所谓空如来藏者,此义也。大空本体,成立的是一切法空义。这二者完全相反。为般若藏和陀罗尼藏所由立者。名空如来藏或大空本体者,还有一个深义。有限无限义。关于无限,有二义:一是空义;一是有义。有义者,一性。所谓一性,也就是此一,是一,也是二,也是三,也是四,也是五,也是一切。是一切故,名为无限。这个一切是无外义。无外故,名为无限。但注意,此无外是当下一切法界而言。不排除在时间流中,不断生长。这是有义。空义者,绝对无限,绝对无外,时间流之生长,正是基于此而有。如同0=∞ 。无限有此二义:1=1+1+1+1+1+1+1+1........;0=∞绝对无限,也就是一切法最后的归宿,一切法最初的起点,便是0。依此义故,名为大空本体。空如来藏中空字说清楚,那么如来藏何义呢?一义。真正一性,也就是真正的太极,才显真正的无极。不是真正的太极,真正的空不会显出来的。这是法性如实空如实不空,也就是形上学最深的一个二分,空不空;大空大有。这里有一个重点观点,亦复性自非有。基于性自非有,而立空如来藏义。在修持上,先与空义相应,再和如来藏相应。此所谓离相明体状,不一不异以明体状,此进而必明如来藏性。也就是空体中法性义。问曰。诸佛体证净心可以心体平等。故佛亦用而常寂说为非有。众生既未证理现有六道之殊云何无耶。答曰。真智真照。尚用即常寂说之为空。况迷闇妄见。何得不有有即非有。问曰。既言非有。何得有此迷妄。答曰。既得非有而妄见有。何为不得无迷。而横起迷。空华之喻于此宜陈。这是常情的疑问,佛得了寂灭涅槃,可言无。而众生示寂灭未涅槃,得在六道中,怎么说无呢?这是典型的偏空涅槃之见地,是体上空,以用为有。认为实修是避色入空。你避色入空,不避色者,自然还是有。此疑说明,所谓一切法空,正要空的是众生边妄实者。依此而有修行之观一切如梦;菩萨之观一切惟心所现,如来之体观一切寂灭。问曰。诸余染法可言非有。无明既是染因。云何无耶?答曰。子果二种无明本无自体。唯以净心为体。但由熏习因缘故有迷用。以心往摄用即非有。唯是一心。如似粟麦本无自体唯以微尘为体。但以种子因缘。故有粟麦之用。以尘往收用即非有。唯是微尘无明亦尔有即非有。这个问题挺好。这个问题,大乘止观法门还是依据,惟以净心为体,他者皆无体而论之。背后之义,一切法皆归于法性。一切法皆无自体故,无明亦无体。这是整体而论。当然是不错的。而细论,无明和其他染法,或者说一切诸法,有大不同的。一切诸法有二义:一切法空义;一切法有义。而此空有的转换,正是基于无明和清净之不同。这个不同之无明和一切法,自然要重新审视了。无明属于觉边事,非性边事。如来藏缘起,有时笼统的说一切皆性,而摄觉为性。有时又将觉分也就是识和智另说。未完全分殊其异同。而按照无明和一切法之不同,相应空体中的法性,也要分为性分和觉分二义来说明。无明是属于觉分边事。也就是无明是不觉义。而觉中本有觉不觉之二分。这便有了七大缘起论关于无明的不同见解,无明有体。懂得了不觉是觉的一种表达,自然但不会惊讶,无明是大悲义。诸佛随顺众生而建立清净第八识,正是无明之妙用。这和本来佛依无明而成为众生,以活出我所不是者,以反观自照,体验真正所是者,是同一妙义。依此,密法有一切法本有义。这里有关键是对无明更深层的体认。大乘止观,对于无明,只作为单纯染法看。而对于不觉,也类无明。也是单纯当作无明义,来看。未进一步体认,觉这个特别法性之特别处。七大缘起,空性,觉性,都非常非常特别的。空性者,绝对无限故,什么都不是。觉性者,绝对遍在故,什么都是。言及觉之外,是妄语。那么不觉,倘若不是觉的一种表达,便是自相矛盾语。要深深懂得这一点。那么绝对之觉和相对之觉和不觉的关系便理顺了。无明是觉义,故有识智二分。依识性而有众生不觉;依智而有诸佛觉也。问曰。既言熏习因缘故有迷用。应以能熏之法即作无明之体。何为而以净心为体。答曰。能熏虽能熏他令起而即念念自灭。何得即作所起体耶。如似麦子但能生果。体自烂坏归于微尘。岂得春时麦子即自秋时来果也。若得尔者劫初麦子。今仍应在过去。无明亦复如是。但能熏起后念无明。不得自体不灭。即作后念无明也。若得尔者无明即是常。法非念。念灭既非常故。即如灯焰前后相因而起。体唯净心也。是故以心收彼有即非有。彼有非有。故名此净心为空如来藏也。所谓能习因缘故有迷用,迷用故有无明。迷用故有无明。这一句是对的。但此迷用,非心境之间的迷用,不是自宇宙内,据点与据点所开发之诸法的熏用,不是种子现行之间的熏用。这是无明之果,不是无明之因。依无明而有妄心,依妄心而有妄境界。妄境界妄心反熏而加强了住地无明。但这都是基于住地无明。也就是据点因无明不如实知自心与他心之如实之妙用,不如实知故,便不如实知自心为何为动,不如实知故,而妄认为心被外境所牵引而动。这是倒果为因。心动而后有境迁。而不是相反。无明不是一法,是一个事件。基于此事件,也就是一个看错。而不与法界相应。不相应故,而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此一系列连锁反应,彻底地加剧了当初的错误。形成了一个果子无明相互增益运作机制。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基于这个机制,亦可以称此无明有体之法,所谓痴心数是也,或者说是疑心数是也。所谓痴也好,所谓疑也好。都是对法界本然之存在之不相应。这是最初的不适,最初的恐惧,使我们陷溺在了自我的幻梦中了。问曰。果时无明与妄想为一为异。子时无明与业识为一为异。答曰。不一不异。何以故。以净心不觉故。动无不觉即不动。又复若无无明即无业识。又复动与不觉和合俱起不可分别。故子时无明与业识不异也。又不觉自是迷闇之义。过去果时无明所熏起故。即以彼果时无明为因也。动者自是变异之义。由妄想所熏起故。即以彼妄想为因也。是故子时无明与业识不一。此是子时无明与业识不一不异也。果时无明与妄想不一不异者。无明自是不了知义。从子时无明生故。即以彼子时无明为因。妄想自是浪生分别之义。从业识起故。即以彼业识为因。是故无明妄想不一。复以意识不了境虚故。即妄生分别。若了知虚即不生妄执分别。又复若无无明即无妄想。若无妄想亦无无明。又复二法和合俱起不可分别。是故不异。此是果时无明与妄想不一不异也。以是义故。二种无明是体。业识妄想是用。二种无明自互为因果。业识与妄想亦互为因果。若子果无明互为因者。即是因缘也。妄想与业识互为因者。亦是因缘也。若子时无明起业识者。即是增上缘也。果时无明起妄想者。亦是增上缘也。上来明空如来藏竟。子时无明和业识,果时无明和妄想的分殊,很重要。若只有子明无明和果时无明义,则无明尽后,诸佛不能建立清净依他起性和清净分别起性。这里是基于诸佛之清净位和众生之真妄和合位而立了这二种区别。在众生位真妄和合,而佛位惟真无妄。讨论了四义:子时无明和业识,果时无明和妄想。也就是无明和识的关系。深层讨论的是无明和阿赖耶识的关系,浅层讨论的是无明和第六识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前面咱们说,无明即是不觉,不觉便是识。这里讨论此二者关系,正隐含此义在。大乘止观法门,深达如来藏缘起妙义,故往往发七大缘起论中之妙义。按照这里的说法,也就有了显教通常的识智关系,智对应觉,识对应不觉。不觉故,智转成识;依识而陷溺于生灭虚幻世界。转识成智,无明尽,无离虚幻,入真实世界。大体修持如此。这里有一个重点要讨论,佛究竟大觉之后,还有识吗?也就是还会有三性吗?对此有二种答案:一是没有。识是不觉故。不觉尽才有大觉。故识没了。还有一个答案,就如同烦恼即菩提;识也清净了,而有清净三性。此时,识智双显。对于,第二义惟识天台都有争论。密法修持有法流深厚开出清净妙相之事实。故对于此事,看得通透。华严在事理无碍上,有事事无碍,事事无碍故,一事之理遍在一切事中,体事是实相之显相故,自然明识智不二之究竟佛果。这里便了一个识智关系的认识大转换,或者说对于无明不觉、觉关系的大转换。大乘止观法门,在此问题上,有些含糊。这里有一个重点句:净心不动,故动;无不觉,即不动。这个立义很险。依此字面义,凡有所动,便是不觉边事。那么佛大觉了,也就不动了。那么佛如何化度众生呢?不化度吗?或者说只在菩萨位化度,入佛位后就不化度了。要再化度,得回到菩萨位,退失佛境界吗?说不通了。显然,这里要善会。所谓动是不与法界相应而有心动之动,此动其实是不与法界全体之大动相应之妄动。妄动是没动。只有真实的一动,真心与法界一切有情交融之动而已。其他都是对此动的看错。正是不与真动相应故,一切妄劝其实是没动。所以说一切皆是无明妄想。就如同一个人根本睡在哪里没动,而在梦中感觉自身天上地下,生生死死,大起大落。关于动,当作如是观。有真动和妄动。这时将动,从众生边事言之,只提妄动,故皆属不觉摄。无明是业识义。看错故,才不会法性相应。不与法性相应故,才有只观法相之看法,这个最初只观法相之观点,便是业识。笼统地说便是阿赖耶识。详细地说,是第七识。第七识只与法相相应故,相应如实知自的自我认同,也成如实知有心体,转到了只在法相上立心。这个法相上立心,便是阿赖耶识。无明与妄想,也就是无明和第六识。看错故,不知一切法皆是虚相,心所幻化。不知故,而有心外法,有心外法故,对自我的认同,便从万物一体之见地,转成主客二分者。作为对客体的认知,便有了第六识。第六识建立自我,而进一步妄想执实心外法,加剧无明。这是无明和第六识关系。入梦的过程,看错然后新立观点。依此新立观点,进一步加强最初的看错。这个过程,从最初建立无明据点,到建立妄心,到建立第六识,都是如此。这个过程,从识智不二的观点看来,便是从智证局部法性到识只体认法相。第八识自证分到见相二分;从第六识自证分到只有第六识见相二分。如此等等。描述的手法不一,而所描述的事是一样的。描述手法不一,说明的是观察之事的视角不同。依名相而提取观察视角,摄归于事。依事而多视角观察,便可以了达诸宗派之所立义。

如果觉得《大乘止观法门讲义(七):第一止观依止(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