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婺 | 那些年 我的语文老师们 | 汤静

婺 | 那些年 我的语文老师们 | 汤静

时间:2020-03-09 17:56:47

相关推荐

婺 | 那些年 我的语文老师们 | 汤静

汤 静

小学开学的第一天,我远远地跟在小伙伴的后面,来到了村子的小学校,她们都比我年纪大,她们一走,我便没有玩伴。我眼见着她们背着从供销社买的碎花布书包,包里的铁皮文具盒“哗啦啦”直响,里面有铅笔和橡皮在蹦跳。

学校是没有大门的。她们被老师们领走了。偌大的操场上,只有瘦小的我一人了。我好奇地朝离我最近的一个教室走过去,从门口向里面张望。一个瘦高的老爷爷,和善地站在桌子后面。每人桌子上都有带着浓重油墨味的书,他们的手好像故意把纸页弄得窸窣作响。

后来那老爷爷走出来,站到我面前,弯身问了我几个问题,大概的意思是,你要上学吗?我腼腆地点头,说想,很想,伙伴都上学了。他点头,拉着我的左手,走向那排平房中间的一个大教室。后来我明白,那是老师们的办公室。他找到一个戴眼镜的女老师,说,好吧,那就先在你的班吧。我成了一名小学生,记得黑板挂在西面的墙上,我的座位在左手边第一排,我的同桌叫王东梅。

中午吃饭时,妈妈才知道我自己去上学了。她哈哈大笑,说你不知道,那老师还是我的老师呢,也算你丫头有福气,他是县里的优秀教师哟,因为年纪大了才回到老家的。但是妈妈的话,我享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我被告知不能上学了,因为人太多,首先就是我被劝退,然后陆续还有7个人。我背着我的新书包,课本也被别人拿走了。回头看,爷爷老师站在班级门口望着我,朝我摆手。

有一天下午,我在自家的院子里玩嘎勒卡,老师来了,欢天喜地的我以为,他是让我回去上学呢。我想得太天真了,他只是顺便过来看看我,因为他在村子里做家访呢。

他拉着我的手说,没事的,说不定,我们还能在一起呢。

我信。莫名地相信他。

真的,他是那年代替一个生病的女老师,当了人家班的班主任。女老师病好后,第二年,我可以正式上学了,老爷爷就是我的班主任,我们的手又一次紧紧地拉在了一起。

和善,耐心,想孩子之所想,替一代又一代孩子代言,这也是他所有学生对他的评价。

五年后,我怀着矛盾的心情告别了爷爷老师,离开村子里简陋的学校 ,去中心校上学了,那年我十三岁。

中心学校,在我眼里,哪里都好。高大的校门,宽敞的大操场,有一个漂亮的舞台,一到儿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或者有什么比赛,都是在那里举行的。

我的语文老师姓张,张老师除了教语文同时教历史,他把历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我感觉他不次于在广播里说评书的陈清远。

张老师个子不高,宽宽的额头,小眼而有笑意,他即便生气了,那眼睛也瞪不大。记得他最令我佩服的举动,就是让刘后台村子里两年没有说过话的同学握手言和了。其中一个是我们的班长,姓赵 ,也是我的同桌 ,另一个是五班的同学,姓刘。老师对刘同学说的话少些,也和颜悦色的。但是对班长,就是口气严厉,因为在班委会上他已经告诫我们各位,对自己应该严于律己,善待他人,团结同学……

张老师有个神秘的小笔记本,上课,下课,课间,活动时,时不时从中山装的口袋里掏出来,写点什么。

少年的日子,很短。不经意间,就是暑假了。我们常在早熟的高粱地前咀嚼青色秸秆,它们就是我们天然的甘蔗和绿色饮料。那天下午,张老师出现了,他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头戴草帽,他喊出我的名字 ,我站起来,人却没有缓过神来。原来,他也是家访来的。这是我所有老师中,最后一个来家访的。从那以后,学校就不再提倡教师到学生家了。

他和妈妈说了什么,妈妈没有告诉我。那年代,老师好似真的从不向家长告什么状的。他出来时,手里握着那个神秘的小本子。

他对我说,你的作文很好的,不过最好多看一些书,记录一些假期里有趣的人和事,开学时让我看看吧。

我记着他的话,找了家里的书,一些武侠小说,哥哥的语文课本,断断续续写了一点感受,高兴地等着开学交给他。

等开学了,他调走了。我怅然若失。

某年的8月23日。天阴得要拧得出水,我坐上了通往县城的第一班长途汽车,即将开始高中生活。

接站的学哥学姐叮嘱我:高一一班的门前有升旗的旗杆,你走进去就是了。我还没有走过去,就瞧见门口有一把红色的电镀椅子,上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的人,那是一张很年轻瘦削的脸。他抬头看我,用手下意识地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说话的声音轻柔而有磁性。

老师姓刘,刚从锦州某师范中文系毕业。开学后,例行的第一次劳动课是拔草。因为前一日下雨,草拔得也很顺利。刘老师并未拔草,他不断地找同学谈话。轮到我时,已经是黄昏了。他说,一会儿到我办公室,随便谈谈,你是班里最后一个人了。

刘老师的语文组在教职员工办公室的第二间。他的办公桌在东南角,桌子上的书本很整齐,一本《飞鸟集》在最上面。我的眼睛,早已泄露了心中的渴望。他看看我,拿起书递给我。我急不可待地翻开,大致看了一下目录,然后不好意思地放下。

谈话的内容自然是围绕着看书展开的,我不知道自己在一个不太熟悉的人面前,还是那样健谈,似乎都是我在说,他在听。后来那本《飞鸟集》他借给我了。再后来,我几乎搬空他的大部分藏书,也陆续开始尝试着写点什么。

每一堂语文课,他都会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一首古诗词,然后在自习课上讲解。在他的倡导下,我们班很多人订了口袋书《唐诗》《宋词》,还有《读者文摘》《辽宁青年》《小说月报》等。我们的课外活动也很多,弄得主管纪律的副校长总是说,一班这群人太活跃了。

刘老师主张学生应该走出校园,体验不同的生活。那年十月一日,在刘老师的建议和努力下,我们班作为试点班,兴高采烈地去距离县城30公里的万佛堂游玩。刘老师说,每个人回来写一篇游记,有感而发写下所见所闻就好。

沐浴在一个人鼓励的目光里,拘谨,怯懦的我,慢慢放开了自己,不再是个只关注自己成绩的小丫头,班级的荣誉,同学们的需求,也成为我日记本中重要的一部分。

另一年的教师节,我以刘老师真实事件写的小文《我的老师》在锦州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我也算借此契机,为老师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教务处的领导对此很重视,我被允许去同学的亲戚家收听重播,但是终因路途远,耽搁了,没有听完整,而15元的稿费单却实实在在摆在了我面前,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张稿费单。

若干年后,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每当我在电脑上敲下最后一个标点符号,起身凝立在窗前,默默地遥想着,我那些年的语文老师们,他们的脸,他们的语气和声音,依然清晰分明。

作者简介

汤 静

笔名晓昀,河北省沙河市人,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邢台作协会员,在《中国青年》《幸福》等刊物发表作品。

往期精选

紫衣落苏

开启孩子心灵的微钥匙

那年那月,那些雪

忆春食丨婺江文学同题小散文

婺江话题丨父亲节:你从哪一刻开始觉得父亲老了?

- END -

配 图 | 秋山亮(日本)/摄

版面编辑 | 润物细无声

✍️

点击查看

丨平台投稿专用邮箱:jhwzjt@丨

纸媒合作联系主编微信 nanmanyu11

如果觉得《婺 | 那些年 我的语文老师们 | 汤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